一位名人曾深刻指出:“无论你是出身显赫还是平凡,这都不重要,但你必须坚守为人的原则。”
钰姐对此深以为然。的确,一个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,但却能通过不懈努力去改变自己的命运轨迹!
最近,我被一位来自贫寒家庭的学子深深打动:
他来自农村,家庭条件十分艰苦,母亲瘫痪,父亲患有精神疾病,但他凭借顽强的意志,以总分744分(含专项加分60分)的优异成绩,成功被清华大学录取,甚至受到了清华校长的亲自接见。
尽管生活贫困,他从未被逆境击倒,反而如同尘埃中绽放的鲜花般绚丽多彩。他乐观、自信,品学兼优,处事不卑不亢,拥有积极正直的价值观,是逆袭人生的励志楷模!
他正是2017年河北高考状元——庞众望。
一个父母双残、家庭贫寒的农村少年,是如何做到如此卓越的呢?他的故事感动了整个中国,令人泪目,也让人深思。
展开剩余92%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优秀学子庞众望的非凡人生。
俗话说,英雄不问出处,才子也一样!
1999年2月8日,在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庞庄村的一个贫困农户家中,一名男婴诞生了,他就是庞众望。
他的名字“众望”寓意着“众望所归”,表达了家人对他的殷切期望。事实证明,他最终没有辜负这份期盼。
大家常说,有人才有一切,有人才有未来。
然而,庞众望的出生并未给家里带来多少喜悦,因为他的家庭极其困顿、艰难,抚养一个新生儿对于他们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。
母亲自幼患有婴儿瘫,伴随先天性脊柱裂和下肢残缺,一生要么卧床,要么坐轮椅,完全需要他人照顾;
父亲则患有先天精神疾病,几乎没有劳动能力;而姥姥姥爷年事已高,力不从心。
这样的家庭环境,注定了庞众望人生的起点极为低微,充满了艰辛与无奈。
当母亲庞志芹抱着襁褓中的庞众望,脸上既有欣喜又带忧虑。毕竟,孩子是家中的希望,但父母双残的现实,也让养育他变得异常困难。
此外,父母双残的遗传风险,也让全家人忧心忡忡。
庞众望出生后,全家人特意带他去医院检查,以确保他没有遗传病。幸运的是,他身体健康,这才让大家松了口气。
虽然孩子健康,但对于这个贫困家庭而言,养育他依然是一场艰难的战役。
精神疾病的父亲常年外出打工,家中只留下瘫痪的母亲照料年幼的庞众望,年迈的姥姥姥爷也帮不上多少忙。
俗话说,穷人的孩子早当家。
庞众望从小非常懂事。五岁时,他的身高还没到灶台,但他已经学会踩凳子独自做饭,稚嫩的肩膀早早挑起了生活的重担。
母亲做饭很吃力,他不忍心让母亲劳累,总是让母亲在旁指导,自己则亲手准备一顿热腾腾的饭菜。
只要力所能及,他便尽力帮忙做家务:扫地、烧水、整理房间、做饭,甚至照顾瘫痪的母亲。
一切似乎在朝着好的方向前进。
然而,厄运仍未放过这家人。
2005年,年仅6岁的庞众望被诊断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,只有动手术才能根治,但手术费用高达4万元。
这无疑给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,让全家陷入困境。
孩子是全家的希望,家人绝不放弃。母亲庞志芹坐着轮椅,四处拜访亲友借钱。
遇到好心人愿意借钱,她心中充满感激;遇到冷漠拒绝,她也难免落泪。
最终,母亲坚持不懈地拜访了二十多户人家,才凑齐了手术所需费用。
手术非常成功,庞众望的病情得以治愈。
病好后,家里债台高筑,母亲只好学习刺绣等针线活来挣些微薄收入偿还债务。
小众望年幼不懂母亲的苦衷,但看到母亲双手布满针孔,心疼不已,出于孝心,他放学后常去捡废品,帮补家用。
他时常好奇地问母亲:“妈妈,你为什么要做这些东西?”
母亲告诉他:“做这些是为了挣钱,挣了钱就可以买你喜欢吃的东西。”
看到母亲这么辛苦,小众望也觉得自己捡废品挣钱,既有趣又能帮妈妈分担压力。
......
在小众望成长的岁月里,捡废品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然而,谁能想到,这个靠捡废品起家的男孩,后来以总分744分的惊人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。
2017年,庞众望以高中理科684分加清华“自强计划”60分的加分,总分744分的成绩,荣获河北省沧州市高考状元称号。
当清华招生组首次踏入庞众望家门时,顿时愣住了——那是一个破败不堪的小屋。
墙壁斑驳泛黄,院子里堆满旧纸板和饮料瓶等废品,屋内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,唯一能吸引目光的,是挂满墙壁的金黄色奖状。
得知庞众望的家庭背景,老师们无不动容,纷纷哽咽落泪。
面对这样的家庭,很多人可能会自卑,但庞众望却始终心态平和,他淡然地说:
“我没觉得我的家庭有什么丢脸的地方,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值得拿出来谈的。我妈妈那么好,我的姥姥姥爷也都很好,我的每一个亲人都很棒。”
这就是“别人家的孩子”。庞众望的话令人肃然起敬,如此懂事的孩子,简直是上天派来的天使,是上天对世人的馈赠。
俗话说,狗不嫌家贫,心不嫌母丑。
贫困不是耻辱,羞于贫困才是可悲。
这样一个三观正直、心态阳光、品学兼优的少年,真是人间难得的天使,令人钦佩,也令人汗颜。
母亲的情绪稳定,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深远。庞志芹乐观善良的性格,对庞众望的成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。
尽管生活充满苦难,庞志芹脸上始终挂着微笑,经常教导儿子:“人要乐观,要向前看。”
苦难终将成为过去,熬过去就是晴天。
母亲的力量无比巨大。庞众望曾对记者说:
“我可以自己选择未来。妈妈从小教育我乐观,她每天都在笑,我又何必去难过呢?”
这就是母爱的魅力所在,优秀的女性能够影响三代人。即使没有文化,也要懂得教孩子做人、坚强面对生活。
庞众望的家庭虽贫穷,但母亲的熏陶使他的精神世界富足而健康。物质是表面,精神的充盈才是永恒。
小时候的庞众望并不自卑,觉得自己与别人无异。直到初二那年,母亲病重,他不得不四处求人借钱时,他才真切体会到自己的不同。
母亲治病花费四五千元。
为了省钱,庞众望在医院附近的小饭馆打零工,一边挣钱一边照顾母亲。
晚上,他去菜市场捡烂菜叶充饥,为了给母亲补充营养,他买最好的菜,舍不得自己吃。母子俩经常为了吃饭你让我,我让你。
他对母亲说:“妈妈,别舍不得吃,今后还有我呢,我需要你。只要你陪我,我就满足了。”
如此孝顺、懂感恩的孩子,令人感动落泪。
后来经过调养,庞志芹身体好转。2014年,庞众望终于迈进高中校门。
再穷,也不能穷教育。
庞志芹因为自己文盲,非常羡慕有文化的人,坚决要供儿子读书。尽管家境贫寒、负债累累,她始终不放弃孩子的教育。
庞众望虽非天才,但勤奋好学,成绩优异,家人从不为学业担忧。
高中离家五十多里路,来回十分不便,庞众望只能住校。思念母亲,他写了三十多封信,嘱咐姥爷每日读一封给母亲听。
信中他叮嘱母亲注意身体,内容朴实感人,比如“不要舍不得吃饭,不要喝生水,我知道你不方便,我很关心你。”
后来母亲怕影响他学习,便让他不再写信。
庞志芹虽无文化,身体有残疾,生命不长,但她乐观善良的精神成为儿子一生的精神支柱。
正如米尔所言: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。
钰姐对此深以为然,在庞母子身上,我看到了无私的母爱和真挚的孝心。
2017年,承载着全家希望的庞众望,以744分的骄人成绩考入清华,选择了航空与动力专业,希望报效祖国。
他认为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迅猛,他渴望为国家贡献力量,也因兴趣浓厚,希望探索其中奥秘。
媒体曝光其家庭情况后,许多好心人想资助他大学学费,但他和母亲都婉拒了。
他深知资助的钱也是别人辛苦得来,自己努力挣来的钱才最有价值,拒绝资助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锻炼。
如此乐观、自信、有骨气、有志气的年轻人,令人由衷敬佩。
穷且益坚,不坠青云之志,这句话最能形容庞众望。
而像母亲庞志芹这样的病人,寿命有限。庞众望曾希望通过努力让母亲过上好日子,但她却在2020年早逝,未能见证儿子穿上学士服的那一刻。
母亲的早逝成为庞众望一生的遗憾,他只能怀念母亲,继续坚强拼搏。
大学四年,他从不向命运低头,多次获得进步奖,担任团支书。
2021年,他凭借自身努力顺利毕业,获清华大学博士直博资格,开启了人生逆袭之路。
如今,庞众望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遨游,祝愿他未来之路越走越宽,生活越来越精彩。
从他阳光、帅气、带笑容的脸庞,我们感受到积极向上、乐观自信的力量。
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几个宝贵的人生哲理:
一、精神的富有远胜物质的富有。
物质虽然能让我们衣食无忧,但那只是表象。精神的富有是一种无尽的力量,有了精神财富,还怕缺物质吗?
贫穷不会磨灭一个人高尚的品格,反而富贵有时会让人失去骨气和志气。庞众望拒绝资助,穷且益坚,令人敬佩。
人的出身无关宏旨,关键在于如何通过努力改变命运。
二、母亲是世上最伟大的力量。
庞众望虽贫困,但成长在充满爱的环境中,尤其母亲给予他无私的爱,让他没有自卑。
家庭中母亲的性格与情绪对孩子极为重要,母亲情绪稳定,孩子也才能稳定。
成功时有朋友相伴,失败时唯有母爱长存。
三、陪伴是孩子最好的成长方式。
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,不论老人还是孩子都需要。
庞志芹虽残疾,却将所有爱倾注于儿子,陪伴成了儿子一生的精神支柱。
精神力量无穷,唯有真诚陪伴,方能经受住风雨人生。
四、用知识武装孩子的头脑。
知识开启智慧,点亮人生。再穷也不能穷教育,有远见的家长都会让孩子多读书。
庞众望虽贫寒,但母亲思想闪光,取名“众望”,并决心用知识改变命运。
五、教育孩子乐观善良,懂得感恩。
乐观是一种智慧,善良是一种美德,感恩则让人生之路越走越远。
越
发布于:天津市和兴网配资-按天配资-浙江配资门户网-炒股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